【大寒】注意防“五寒”,健康迎新年!
万里覆寒云,千村飞素雪。1月20日,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。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这一时节,天寒地坼,养生达人如何在“大寒”保健养生?我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↓↓↓
大寒养生防五寒
防鼻寒——晨起冷水搓鼻
天冷后 “凉燥”更明显,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。此时不妨“以寒制寒”,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。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。
防颈寒——戴围巾穿立领装
颈部是人体的“要塞”,不但充满血管,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比如大椎穴、风池穴,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。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,不但能挡住寒风,给脖子保暖,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,对预防高血压病、心血管病、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。
防肺寒——喝暖饮散寒
流鼻涕、咳嗽、头痛……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。症状较轻的,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,如:生姜、葱白等,煮水温服后上床盖被,微热而出小汗。
防腰寒——双手搓腰暖肾阳
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、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。腰部为“带脉”(环绕腰部的经脉)所行之所,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。肾喜温恶寒,常按摩能温煦肾阳,畅达气血。
防脚寒——常做足浴
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,足浴要注意三点。第一是温度,水温最好40℃左右,水淹没踝关节处。第二是时间,每次浸泡20—30分钟,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,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。第三是按摩,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—3分钟。
起居宜多睡1小时
大寒正值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冬季,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。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“藏”的原则,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,每天多睡1小时。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可以养阴津,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,从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。
进补宜养肾、温热以御寒
中医认为,冬季进补重在补肾。肾的机能强健,可以调节身体应对各种侵扰,但补肾的方法要因人而异。如果经常冒虚汗、精神疲乏,应该多吃红参、红枣、淮山补肾气;如果头昏眼花、心悸失眠、面色萎黄,要用当归、阿胶、首乌补肾血;如果经常午后低热、两颊潮红、夜间盗汗,宜用冬虫夏草、银耳补肾阴;如果经常手足冰凉、怕冷,可用鹿茸、肉苁蓉补肾阳。另外,冬季宜进食温热食物以御寒,中医专家认为在温热食物中,羊肉性价比最高,可以用山药、当归、胡萝卜、芡实搭配,佐以生姜、大葱等调料,每周吃一次,这样更有利于安度寒冬。
运动宜适量
大寒时节,应选择阳光较好的时候,适当户外运动,此时,运动不宜过度激烈,避免扰动阳气,可选择慢跑、登山、太极拳、打球等方式,但要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,以免伤津耗气,不利于养生。运动强度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,轻微出汗是最好的,另外,雪天、雾天,暂停户外锻炼,以防寒邪侵袭,此时可以在室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。
大寒养生食谱--黑芝麻红枣粥
黑芝麻红枣粥
【材料】粳米150克、黑芝麻20克、红枣25克、白砂糖30克。
【做法】黑芝麻下入锅中,用小火炒香,研成粉末,备用;粳米淘洗干净,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捞出,沥干水分;红枣洗净去核。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,放入粳米和红枣,先用旺火烧沸,然后改用小火熬煮,待米粥烂熟,调入黑芝麻及白糖,再稍煮片刻,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护肝补肾、润五脏、益气力。
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,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