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雨水】乍暖还寒时节,中医建议您这样养生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雨水一到,春回大地,2月19日,我们将迎来雨水节气。春雨随风潜入夜,柳丝含烟更怡人。养生达人如何在“雨水”保健养生?我院治未病中心医生这样说↓↓↓
防寒保暖、固护阳气
雨水时节,北方地区平均温度较低,人们还没有脱下冬装,此时保暖防寒仍然是养生防病的第一要务。俗话说:“春捂秋冻”,捂的要点主要是捂脚、捂腹、捂头。
捂脚:寒从脚下起,穿厚一点的鞋子或晚脱几天秋裤,比上半身多穿两件衣服,更能驱除寒邪、保护阳气。
捂腹:是指胃脘不要受寒,可以穿一件马甲,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要注意腹部保暖,否则很容易发生腹泻。小腹受凉后可以在下腹部贴一贴暖脐膏、喝点姜水,或敷上“热宝宝”来驱除寒气。
捂头:“头为诸阳之会”,外出最好戴帽子或者围巾,尤其是老年人,更要注意头部保暖,避免寒邪直入、损伤阳气。
调摄情志,舒缓肝气
中医认为,春气通于肝,春天养生重点在养肝气。此时阳气渐起,在外则草木萌动,在内则肝气渐旺,人们容易情绪波动,有的人甚至经常烦躁易怒,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病人的病情,更容易起伏。此节气需保持心情舒畅豁达,不过于悲喜,人体气血运行畅通,还要避免急躁和愤怒导致肝气受损,以顺应春季“养生之气”的要求。
增加运动,升阳益气
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,如做操、散步、踏青、打球、打太极拳、放风筝等,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,又可以怡情养肝,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。让我们跟随春天的脚步,舒活舒活筋骨,一起运动起来吧!
调理脾胃、固护脾阳
雨水节气是一年中调理脾胃的最佳时节,在春季容易出现脾胃问题。因此,春季建议多吃一些能够滋养脾胃的食物,一般甜味的食物能具有养脾功效的,比如山药、甘蔗、葡萄、苹果等。建议少吃或不吃油腻的食物,尽量少吃辛辣食品,少食生冷之物,以顾护脾胃阳气。另外,可以喝一些粥,比如莲子粥、红枣粥、山药粥、小米粥等,不仅可以补充水分,还能够滋养脾胃。
雨水养生药膳推荐
红枣山药粥
【材料】红枣10颗,山药50克,大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
【做法】红枣洗净,大米淘净,山药去皮、洗净、切片;砂锅内放入大米、山药、红枣,加适量清水,大火烧沸,改小火煮25分钟;放入冰糖,搅匀即可。
【功效】调脾补虚,气血双补。
百合莲子汤
【材料】百合、莲子、山药各50克,红枣、水发银耳各30克,冰糖适量。
【做法】百合洗净,红枣洗净、去核;莲子洗净、去心;山药去皮、洗净、切块;银耳洗净、去蒂、撕小朵。取一大碗,放入百合、红枣、莲子、山药、银耳,倒入清水,浸泡1小时;锅中放入百合、莲子、山药、红枣,小火煮至熟软,加入银耳煲1小时,倒入冰糖,搅匀即可。
【功效】益气安神,强心健脑。
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以上健康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为,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。